ISO管理部如果有的话,它应该是一个ISO质量体系管理的主管部门。如果真地让各车间写“作业指导书”的话,他们应该制订作业指导书相应标准,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怎么可以就这么茫茫然让大家写作业指导书?这样子写出来的作业指导书,怎么去指导作业?又怎么敢让它们来“指导”作业?
虽然这么说,下边我还是给你提供一些作业指导书的基本格式给你,希望对你有所提示:
1.原则上说,公司里的所有岗位的作业,都可以写成作业指导书。有的岗位作业内容比较多(比如人力专员,他既要招聘,又要培训,还要考核,作业内容不止一个),可以有多个作业指导书。车间工人的作业,因为牵扯到工艺标准,工差范围,要求更具体,标准更严格,所以少不了作业指导书。
2.一般来说,一个产品研制成熟上线之前,技术部门在试产的同时,要同生产部门一起,来制作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书一旦制订完成,就成为公司控制的文件,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方可对其进行修改。实际上作业指导书是企业核心文件之一,不可等闲视之。在管理规范的工厂里,作业指导书是受到重点控制的。
3. 作业指导书的用途,一是培训新员工;二是员工操作的标准文本,规范作业过程;三是管理需要(走动管理时,管理人员看的就是作业指导书,并依此对员工作业予以评断);四是形成技术沉淀,防止技随人走。等等。
4.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作业指导书的内容(以下是从网上复制得来,打字太累了):
作业指导书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文件化作业指导书不必成为一种负担,像质量体系的其他文件化形式一样,作业指导书应专注于控制影响质量的因素而不是详细的操作。
那么,作业指导书应当包括什么内容呢?它应包括条件和标准,不是要求雇员详述每一步的操作,而是要求他们在进行操作时作记录和如何知道他们所做的是对的。换句话说,作业指导书是文件化一个特定操作的条件和标准。
1)条件
开始一种操作的场合或前提条件是什么?由谁开始和认可这项操作?如塞规检定的作业指导书应规定人员条件、环境条件、设备要求、量块要求等检定条件。
2)标准
对第三级的作用指导书来说,有比日常操作重要得多的内容,为了与ISO 9000一致,它应当展示一个特定产品的能接收和不能接收的范围,也应陈述对公司产品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公差和标准(如范围、极限),以使雇员知道他或她被对了?如果作业指导书不能提供有权威的标准,如尺寸、公差、公式、表格、温度范围、表面条件、加工方法、成份、原材料等,它就没有符合目的。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产品来说,作业指导书的文件化是关键信息的文件化,而工作的目的、范围、何时和何地做、如何做、使用什么材料与设备等内容视具体工作可斟酌取舍作业指导书用于具体指导现场生产或管理工作,其结构和形式完全取决于作业的性质和复杂程度,不像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那么单一,不必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结构和形式。因而根据其应当包括的内容可以全部用文字描述,也可以用图表来表示,或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以下是我写的)
5.作业指导书格式:我给你一个网址,你去下载吧http://www.51oa.net/Show.aspx?ID=9102
管理人员如何写作业指导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